首页 電影 電視劇 綜藝 動漫 18禁 紀錄片 陸劇短劇 排行
首頁 > 喜劇片 > 戲夢空間

戲夢空間 (2022)

故事發生在一個特別的世界裏,人們生活在電影中,社會被分爲主角、配角和廢材三個階級。作爲一名“配角”,葆拉從來只是在背景中出現,但她一直立志成爲一名“主角”。然而,就在最終考覈之前,葆拉的“讀心器”突然故障了,沒有配樂渲染情緒,葆拉還能成功晉級嗎?《戲夢空間》是一部爲影迷準備的反烏托邦元電影,充滿了對影史的回顧和調侃,“活不過一分鐘”的小配角們,也有自己的悲喜人生。

戲夢空間: 評論

обломов

楚門的配角

全都是風

又是一個「以為自己可以寫科幻」!一個高度等級化的集權社會最後就靠愛來造反?鄧不利多說的嗎!影迷可能會多點共鳴,但我看到跺腳真的好怕we will will rock you真是民眾!

GothamPunk

前面十幾分鐘是真好,感覺看到了另一個《瞬息全宇宙》。越到後面越失望,故事實在太土了,花活兒也僅限於有趣而非巧妙,感覺如果是個短片可能會好很多。

希區不苛刻

有奇思妙想,但是劇作邏輯和執行仍是學生水平,在沒有建立穩定人物和情感關係的前提下強行用極其老套的好萊塢糖水結局上升高度,典型的高開低走。幾處打破第四面牆的設計也是空有噱頭,並不能為電影本身敘事加分多少。似乎比較適合做成詩選劇(畢竟結局都跟sex education一樣了),來展開那些有趣的設定,作為電影來說差不少,或許導演應該去「預備導演學院」學好基本功,不然再奇妙的靈感設定也是“廢材”

神仙魚

用電影角色和手段套出的反烏托邦故事,自然能讓喜歡電影的人在元電影互指的意味中看出趣味,但剝去這層設定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社會寓言,目的指向性太明確,恰恰沒有傳達出它一直在強調的"emotions"。 |非常適合在資料館放,北影節竟然沒排這部。 [230425]

nonoche

想寫萬字評價表達我的喜愛之情,還是用燈光亮起前場內一位觀眾簡潔有力的評價總結一下吧:「牛逼!」(散場的時候撿到了D7排17座的票,這位觀眾還要票根嗎?)———————————————————感謝豆瓣呀,找到了這位觀眾。

Panda的影音

在未被劇透的情況下直接觀影:別具一格的故事設定真是讓身為電影迷的我眼前一亮,世界觀有種“人們生活在類似《1984》電影世界裡”的感覺,各種“電影」相關細節的設計挺有意思,不過劇情整體的趣味度於我而言還是略有欠缺,儘管如此,這部《戲夢空間》依然讓我收穫了一次挺不錯、蠻特別的觀影體驗。

偽裝小說家

分享我覺得自己被訓化的一刻:葆拉破壞門鎖獨自出門後,我竟然怪罪她不懂事,浪費媽媽的苦心,她如果不幸被抓只能說自食惡果。 (閃過這個念頭的後一刻,我覺得好難過,為被訓化的我及我們)

桃桃林林

想法很有趣,背後的表達也很清晰,並融入這個有趣的故事中。

二月鳥語

結局感人#BJIFF23

lookatme

配角沒有足夠的對白,就用跺腳表達自己的情緒。數位化帶來的電影本體焦慮。故事,情緒,音樂,讀心器,情緒是從心出發的,音樂是情緒的表達。跳切的男孩。剪輯之槍和炸彈的那場戲簡直封神。階級,電影藝術版本的1984和美麗新世界,沒有色彩也可以有主角的能力,只是既得利益者不願接受革命,偽善的中產階級。發現自己並非主角時的主體性懷疑。想像力出奇,整個故事情節是規則的敘事結構。 bravo!

有著可愛的小耳朵

好厲害的設定

brennteiskalt

林嫩鮑姆為其電影世界設定的運作邏輯有一個核心上的弱點:電影的角色分配基本上是一手遮天的製片業自上而下做出的,而社會中的角色設定是個體與社會範式振盪後形成的一個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態。個體的情感表達不一定要匯集於社會的範式,只有具有公共性質的個人表達才被期望要符合人的角色。而本片將電影邏輯設定為大一統,實際上是上將一切都公共化,從裡到外都是《楚門的世界》,卻幾乎完全不考慮人物在這種社會範式下的表演性。電影於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硬將社會階級邏輯接在電影敘事上,似乎遊戲式嘲諷了類型敘事的模板便能扭轉社會裡的分層,故而更像是學生自鳴得意的習作,而沒有真正觸碰真正敏感的地界,那就是觀眾的位置。

三色石頭

元素很豐富,想像力很豐盈,精彩。主角,配角,廢材,階級分明的設定。美中不足是最後舞台上的爆發,不管是演講還是此起彼伏的「我也是」情節…略顯尷尬和俗套了,難受得我腳趾扣地。 2022金雞國際影展

餘小島

設定很棒,真的活在電影裡。有很多迷影元素,飛行的超人,坐在公車站的阿甘,剪輯之槍,默片隧道,沒有BGM的配角,跳接的錯誤角色,被剪掉不用的廢材,總有一個片段會讓人不禁失笑。不過整個故事有些凌亂,尋父的主線也沒什麼意義。

西樓塵

數據裡的父親怎麼查不到,場景裡的公車永遠都等不來,配角哪有資格載入歷史,龍套哪有能力產生情感。吞服的藥片能把黑白變成彩色,偷來的膠囊能把音效當成狗叫。我修復了故障的讀心器,潛伏了廢柴的地下城,逃過戰火紛飛的剪輯,才明白固定台詞,看雪花點電視的母親給了我一座城堡,我卻當成了牢籠。

高詩遠

#BJIFF2023 北影節的大驚喜。用了類似《楚門的世界》的大框架,探討人生當中所有的故事是否都是事先寫好的。建築物裡人物的流向又有《大都會》之感,像是隱喻命運的安排和反抗的無力。最有創意的地方是將所有關於生活的細節統統轉換成電影語言,階級被劃分為主角、配角、錯角和廢材,圖書館成了資料館,睡覺前的活動成了蒙太奇,歌舞成了表達歡樂的方式,黑白底片成了廢材的生存形式……畫面磨損、罐頭笑聲、馬賽克、跳切等大量影視表達手法的出現,無疑是送給影迷最好的禮物。人生沒有脫了線一說,最底層的廢材都能夠擁有強烈的情緒波動。階層劃分的不切實際,在元電影的形式下表現得淋漓盡致。只可惜劇情的情感渲染還是不夠強烈,被所謂的風格喧賓奪主,以至於最後的獨角戲缺少打動人的根基。

大奇特(Grinch)

設定好棒,就像人生的劇本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龍套演員,必須證明自己具備成為主角的能力。其實就是一場社會寓言,影射了滿受歧視與排斥的社會機制。可惜圍繞著「尋父」的戲劇核心點有些雜亂無章,其實這個反烏托邦的套路特別適合做成一部標準的皮克斯動畫。

hlses0

23BJIFF⑥:概念很好,很關照社會現實。前一個多小時的鋪墊戲份過多了,會有乏味感,個人覺得點到為止讓大家理解概念就可以快點推進劇情了。總被cut掉的小哥金句頻出,大部分有哲理的話都是他來說的,他這樣的要都是廢材的話!那我簡直就不該存在!印象裡面有一句“它們害怕我們聽到自己的情緒/聲音,但你仔細聽,還是可以聽到的”,喜歡!結尾依然是三星躍向四星的關鍵,我發現這些片子都挺會後找補的!有人自己為自己編了獨角戲,有人總忘記台詞,有人飾演超人實則恐高,有人聲畫不同步,有些人台詞永遠說不齊,有些人近二十年沒有感受到自己情緒的存在,一起跺腳打節拍這一段特別感人,走出彩色世界的時候,人生就接近殺青了。無論如何吧,我還是堅信我的人生自備bgm的!同時,媽媽在我的人生中也不會是配角! (萬象的杜比廳效果挺好)

seamouse

真正的大開腦洞,在一個銀幕角色宇宙中去分割階層、製造矛盾、呼喚革命。我們看過很多系列宇宙中的英雄主角亂燉,卻沒看過沒想過那些更多得多的配角、路人甲,乃至被劇作和剪輯刪除的角色會有怎樣的狀態。不過和《浪潮》、《死亡實驗》一樣,總有著厲害創意腦洞的德國人,卻缺乏將其講述出色的能力,於是好多角色的獨特行為和映射影視業的細節,反而都是令人費解的。這一切,又適合響起Joan Jett名曲《賽璐璐英雄》

戲夢空間: 相關推薦

  • 正片
  • 更新1080P
  • 正片
  • 正片
  • HD中字

最新德國喜劇片

  • 正片
  • HD中字
  • HD中字
  • HD
  • HD中字
  • 正片
  • 更新HD
  • 更新1080P
  • HD
  • 正片

戲夢空間: 詳細資料

故事發生在一個特別的世界裏,人們生活在電影中,社會被分爲主角、配角和廢材三個階級。作爲一名“配角”,葆拉從來只是在背景中出現,但她一直立志成爲一名“主角”。然而,就在最終考覈之前,葆拉的“讀心器”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