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大暴亂 1992: 評論
雷克雅未克
國內的邏輯是“性別一換,評論過萬”,美國的邏輯是“膚色一換,評論過萬”
丶東辰
雷利奧塔神級演技,真不愧是演過湯米的人
克羅埃西亞狂想曲
名字起得太誤導人了。
在JFK沒等你
「You speak English, bitch?!」大家沒辦法同情黑人都是有原因的,但黑男主證明了大家以偏概全,一桿子歧視一船人是錯的。
叁小丁點兒
大暴動只不過是故事的背景,主線是講述一群白人借暴亂之機,搶劫鉑金金庫的故事,結果被黑人保全破壞了。其中穿插了兩對父子關係,一對是黑人保全父子,一對是白人搶匪父子。
空心菜梗
挺好的。
墨角蘭
力有未逮捕,類型片沒能兼顧到,種族話題也缺了幾分筆墨
豆瓣128
簡直以為點錯了片,跟洛杉磯暴動有個毛關係,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
新馬泰歐美澳
有點亂,,,亂七八糟的,那多錢白瞎了
1984頻道
1992洛杉磯暴動只是一個大背景,一群白人父子和一群黑人父子在鉑金搶劫過程中的狹路相逢。 Ray Liotta(他的表演是在線的,老爺子2022年去世,這時在銀幕上看到他,我還挺驚訝的)演的這個父親,在去搶劫的路上還吐槽街上“零元購”暴動的黑人牲口在搶奪破壞他人財產,就還挺反諷的。黑人父親一直在強調打砸搶和「零元購」不解決任何問題,直至影片結尾對可以改變命運的鉑金無動於衷,這是影片的真正表達。 30年前的暴亂,以及後來30年內興起的BLM運動,其實沒什麼變化,每次都伴隨著打砸搶讓很多推進的效果回歸原點。導演沒想提出什麼政治觀點,也沒有給出什麼種族議題的答案,就很簡單,歧視者不改變歧視的思維模式,反抗者不改變過激的打砸搶,一切就還是老樣子。這個搶劫戲本身寫的不好,導致類型滿足上差很多。
toishiki
好爸爸,壞爸爸。過激blm受傷的還是亞裔。哎這完全陷入犯罪率高的少數族裔死循環了。
電鍋
打著洛杉磯暴動的旗號拍了個父慈子孝的搶劫故事
明名在看什麼
零元購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種族歧視的人更喜歡看到你們打砸搶的樣子。溫文爾雅又健碩的Minority才最讓種族歧視者破防
leon
爛片,掛羊頭,賣狗肉!打著洛杉磯暴動的幌子,主線劇情卻是一群白人去搶劫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