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電影 電視劇 綜藝 動漫 18禁 紀錄片 陸劇短劇 排行
首頁 > 歐美劇 > 迪亞特洛夫事件

迪亞特洛夫事件 (2020)

1959年的冬季,在伊戈爾·迪亞特洛夫的帶領下,一個由九名經驗豐富的學生所組成的小組跋涉到白雪皚皚的烏拉爾山脈,但卻沒有人從那次旅行中活着回來。他們是被雪崩殺死的?還是被當地人殺死的?或者他們遇到了超自然現象?沒有人知道。而由克格勃少校奧列格·科斯汀不露聲色地領導的調查小組便負責查清真相,但隨着證據的不斷增加,科斯汀意識到案件中有太多的細節,且不適合任何一個種現有的假設......

迪亞特洛夫事件: 評論

matchbox

佔一半篇幅的調查員戰爭回憶和感情線真的完全沒有必要啊(37歲「指導員」的PTSD也是編得很生硬),各種紅鯡魚情節到頭來都是沒啥實際價值的混淆視聽,只有雪山民族的女妖傳說和指南針直指核心,所以作為解謎劇整體還是挺有問題……但是九人登山隊一路上的情誼和人物塑造很成功(演員們都很鮮活),最後的彩色回憶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略知她一二

就我自己而言,觀看蘇聯/俄羅斯的影視作品除了藝術層面的鑑賞之外,還含有一層政治含義,那就是了解冷戰背景下「另一側」主動發出的聲音,了解他們對許多歷史事件的不同解讀,而不是被西方許多夾帶私貨的敘事侵占心智。這部聚焦著名登山慘劇的電視劇表達翔實,筆觸柔情淡雅。五十年代的蘇聯,不過是世界上許多國家中的一員,有它的問題,可也有欣欣向榮的一面。調度極為出彩,色彩和片頭設計的不同,不著痕跡地訴說著,對電影藝術的另一重理解的榮光歷史。增加的戰爭回憶段落拓寬了人物的廣博,他們是如此的懂得展現悲劇,以至於再一次,竟然讓戰爭場面,堂而皇之地成為了一種卑鄙的美學。

不脫襪子同學

製作還是挺精緻的,講故事的角度有意思,反思戰爭歌頌真善美,運鏡好評,但是在一些情節上還是過於故弄玄虛了。俄劇真的看得累,要記住他們的名字、暱稱、職位,否則下次提到就不知道是誰了。

白鬧兒。

哎喲,看得我好難過。很好,格局大。

FROSTFLY

全劇女法醫最漂亮,特別是放下頭髮時,Lyuda最心底善良! 沒想到50年代的蘇聯國內風景也挺美的,大學生活也多采多姿! 本劇又名,戰爭陰影(冷戰陰影)! 人生第5部俄劇! 劇情/年代/歷史/懸疑,無評分,1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止觀看,滿15歲、18歲以下未成年人須在成年家長陪同下觀看(分級警告)!

龍標姑息者

可堪今年追劇第一梯隊前三甲作品。編劇史料豐厚 鋪排舒展 敘事圓融,導演轉場設計巧妙、選角 畫幅比例 黑白片段復刻感強。劇能拍到這程度已經無可附加,可惜的是真實事件尚有未盡之言。

frozenmoon

戰爭創傷和高壓環境共同施加​​了作用力,最後造成這慘劇的卻是一個最俗常的原因。這故事集合了神秘主義、政治驚悚、懸疑罪案、心理分析、蘇式現實與浪漫主義等等諸多元素,互相反應,產生了奇妙的效果。就像調查者和女法醫身上禁慾系之下的性張力,登山學生們在集體主義之下的個性,這個故事始終在呈現一種小氛圍與大氛圍的悖反,前半部分引向不可知與超自然,結尾陡然直下變成了大自然的殘暴和命運的詭譎。他們的創作沒有浪費歷史經驗,所經歷的一切都變成了創作中獨特的精神資源。

本特利那耶薩浪

好看的!男主演技很好,但是後來的結局原來就是簡單的自然力量,我覺得有點不太能合理化.

mills

我似乎第一次看俄劇?這個想法就很好單雙集雙線,執行起來的運鏡轉場佈景畫幅變化都在炫技,主題不僅是調查還有反戰和哲學等思考,最後一集隔著屏幕都能感到寒冷刺骨和絕望,這裡的真相和官方口徑一致我查了下15年開始調查就在這一方向上努力20年7月發布了最終的調查報告。男主角我總覺得側臉有點像提姆羅賓斯?這些選角也都好成功

水蜜桃汽水

俄劇的水平還是在線,演員顏值也高,冷峻懸疑的氛圍也很到位,就是有些鏡頭看著怪嚇人,銳化之後的畫面越發恐怖,看了三集後面放棄了。

tabokie

黑白篇真的不錯,它與現實形成拉伸張力,卻沒有回憶的那種自私性,和雪景也很協調

四娘生猛

拍的古典、乾淨、有效、有安全感,然而咱是用來形容驚悚劇

FY7

被原型故事吸引了發現了這部劇,結果和預期完全不同,劇情大部分脫離了迪亞特洛夫事假改編的有點離譜,就最後一集可以看一下。

倔強的min

好看的,還有點感人。很用心的佳作

孟克柔

推薦。二戰的回憶、登山、查案同時展開。

柏拉圖

蘇式革命浪漫主義愛情還是很有特色的。

梵頓Kirin

3.5,用非超自然元素比較合理地解釋了這場由一個個「錯誤」堆積起來的悲劇。不過還是有未解釋的地方:放射性物質和空中火球。 整體節奏很難而且是舊日戰爭線和調查遇難線不停穿插,只能說穿插的轉場每次都處理得不錯,但還是覺得戰爭線拖沓了。 (比較起來還是比較喜歡電影版)

浮南蘊北

根據1959年蘇聯時期北烏拉山脈中的9名登山者離其死亡事件改編,細節豐富,資訊量龐大。 本劇共8集,奇數集以彩色、寬畫幅敘述調查者調查全過程,偶數集以黑白、窄畫幅直播登山隊登山全過程,橫跨戰爭時期、登山隊探險和事後調查三個時空。畫面簡潔優美,轉場自然流暢,雙線並行但互不干擾,結構巧妙,可拆分為兩部劇來看。最後一集,漫天飛雪侵吞歡歌笑語,生命隨風雪而逝的場景,真的拍得是讓人無比心碎 。 最喜歡的兩點:其一:雖最終採用官方所說的登山隊遭遇自然災害全軍覆沒,但由於事實不能百分百認定,該劇巧妙的運用超自然神秘主義將其轉化為一種可接受的結局,避開陰謀論,反有種「宿命論」的意思。其二:全劇湧動著一種詩意的浪漫,赤誠的友情與愛情,信仰的力量……很美好,也很悲傷。

slide

可以作為電影教科書的超一流作品,我希望能給它六顆星。

玫瑰水母

劇裡由兩條線交替進行,一邊是查案,一邊是登山,一步步地挖掘和還原事件真相,查了一下這個事件的真相前兩年公佈出來了,隊員是集體死於雪崩,並不是陰謀論或人為謀殺,不過還是有人不相信,想起我們也有類似的彭加木失蹤案,不過一個在沙漠一個在雪山,彭加木案也有很多人傾向於陰謀論,看來大家對這種疑案總是更傾向於陰謀論而不希望是意外事故(好希望我們也能拍這樣的作品,搜了一下雙魚玉佩題材拍過的都是爛片,玄幻科幻我們的確拍不好,其實可以拍成歷史劇,但當年我們沒拍過,現在大概也拍不好也拍不出了)。查案那邊的男女主有很克制的感情線,其實喜歡上朋友愛人這樣的設定略狗血,不過演員顏值高氣質好,而且也很配

阿偉羅跪下

最後一集太絕望了,還是得要俄羅斯來拍才行啊,美版電影就是個垃圾

BOOK思議

這個好看,為什麼看的人不多啊

巴伐利亞酒神

這可能是有關「迪亞特洛夫事件」最好的一部影視作品了。前半部的懸疑料鋪設很足,後半部的感情線也很動容。這確實是一部趨向「溫暖」的交代了,儘管它的呈現方式是那樣的悲情。烏拉山的漫天冰雪下,是兩代男女無疾而終的愛情,戰爭的PTSD,大自然的因果律,和俄國人一生都難以卸下宿命枷鎖。

晚安好運©️

歷史上該事件的細節很難不令人聯想到陰謀論或超自然力量,但本劇的解答是合理且令人信服的,還涉及到反戰和宗教方面的思考。視覺風格很棒,每個CGI的配對轉場都非常妙,柏林戰役、登山隊探險、調查組取證三個時空的段落用不同色彩和畫幅區隔開。調查部分懸疑氛圍營造得極佳(UFO、盜獵者、曼西人、追捕隊?所有可能性都給你展示一遍),登山隊的部分則用4:3的黑白畫面呈現,還原歷史素材的質感。

阿爾吉儂

拍得特別好,把關於這個事件的若干猜測都講述了一遍,最後得出的結論反正我信了,而且為這群純潔、正直、懷著清澈的理想的年輕人的死而感到心碎

冥王星的燈籠褲

我哭得好大聲。如果是這樣的結局,明明可以拍成一種更寫實的故事,而這部劇將二戰,陰謀,民俗傳說和災難融為一體戰後俄國的宏大敘事模式,把命運和歷史交織起來的神秘化成一種神奇的能量守恆,讓生命在冰封雪野和紛飛戰火裡亮起又熄滅。

shininglove

如果你是蘇聯美學愛好者,請記住這篇歷史悲歌,風乾的絕望,宏大的蒼涼,以及被遺忘的英雄情懷,皚皚白雪,覆滅荒野,永不消亡。

甘草披薩

根據歷史上著名的「神秘事件」之一改編,當時屍體狀況不合常理、沒有眼珠與舌頭、看到天空中的異象、輻射值異常、當地人的傳說等等,各種超自然的、詭異的、玄學的、陰謀論的說法至今滿天飛,然而本劇在展現了這些傳說中的情況的同時,給出了創作者自己的解釋:一場命中註定的意外;遭遇的是意料之外的地理與天氣原因,但這些孩子們的性格與社會環境又導致他們做出抉擇與命運的“注定”,共同原因致使悲劇無可避免,偶然性與必然性的哲思的角度、理性與科學的態度難能可貴;歌聲裡他們唱著與母親的團聚與學院裡的食堂,這個flag真是太令人悲傷了嗚嗚;然而總覺得創作者可能是看在畢竟是學生的份上還是相對比較正向與善意的,極端情況下的人性之墮落沒有底線,只怕真真正正的真相比本劇裡的要可怕多了

Devlali Number

除了提了一嘴便不了了之的輻射探測裝置(?好像是這個吧)以及遺落的“CIA交易假說”,這一版《迪亞特洛夫事件》可謂是有著為事件蓋棺定論野心的“集大成者”,從玄幻恐怖到政治驚悚再到人性險惡,層層剝繭,用巧合與人性化解了每一個假說,而最後的落腳點,是人類勇氣的讚歌,為了他人,仍會有人不假思索地豁出性命,也許戰爭結束了,但有些精神仍在流傳...

Die Katze

從第一集開始的德國超自然線索,把歷史上不存在的KGB少校和謝苗·佐洛塔列夫聯繫在一起,結果是條廢線。然後把“俄羅斯族獵人殺人假說”,“漫西族獵人殺人假說”,“不明飛行物假說”,“古拉格逃亡者假說”都演繹了一遍。就是沒有演繹在蘇聯/獨聯體時期最流行的“美國特務殺害假說”,只提到一點點——交代佐洛塔列夫背景的時候提到,他的任務其實是監控一個背景輻射探測器,然後這條線索也是中途廢棄的。有理由懷疑劇本被大幅修改過,初始劇本應該是KGB少校和佐羅塔列夫雙線程演繹最流行的“美國特務殺害假說”。

貓咪建築師

熊的propaganda美學上也是一流的,下次去清核廢料又能自願一批了

歡樂分裂

非常有創意的改編真實案件之範例,將戰爭創傷的陰影蔓延到冷戰期秘密軍備,打通了兩段歷史時期的入口與出口——壓力和心魔從何而來,又將走向何方,無比絲滑的轉場貫通兩個時空,且以畫幅和色彩的區隔呈現破案主線和登山隊回溯,審美太好,鏡頭和調度都極為考究。 資訊量龐大,將幾種假設和猜測一一融入其中,如不明飛行物(兼秘密導彈)、民俗傳聞、納粹駭人實驗、越獄逃犯兇行,每一種可能均非孤立存在,而是纏繞於在整個社會背景之中,信仰的力量、超自然的神秘、死亡和命運的宿命感、人性的高貴和卑鄙、明朗的友情和赤城的愛情,拍得如歌似泣。 最後一集簡直神魂俱碎,漫天飛雪中所有昨日的歡笑、歌聲、憧憬都會湮滅,自然的偉力自有其無比殘酷的屬性,而愛情不死,良善猶存,如緊握的火炬在手上傳遞。

維克多·催命

是我的年度最佳電視劇了。劇集無論放在俄國或世界,都可以說是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懸疑劇範式。其利用人物的「在場」與「不在場」建構了兩條獨立平行但又在情節上有所交叉的空間,並利用大相徑庭的鏡頭調度、色彩和影調,甚至是類型元素去強化兩者間的辨析度。如果單看表層故事“迪亞特洛夫事件”,那麼你將會看到一部立足於21世紀反思後斯大林時代的政治驚悚劇,故事憑主人公的主觀視點進入迪亞特洛夫事件這一歷史謎團,利用當年的歷史材料為基幹創造出藝術的枝繁葉茂。看似是講一場兇案調查,實則講赫魯雪夫時期的諸多病灶做了一次影像化透析,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義性與戰後創傷的揭露在今日民族主義甚囂塵上的俄國實屬罕見。而作為影片底層結構的「登山之旅」則以蘇聯新電影的質感為觀眾帶來了獨屬於那個理想主義者的黃金時代的青春之歌。

迪亞特洛夫事件: 相關推薦

最新俄羅斯歐美劇

迪亞特洛夫事件: 詳細資料

1959年的冬季,在伊戈爾·迪亞特洛夫的帶領下,一個由九名經驗豐富的學生所組成的小組跋涉到白雪皚皚的烏拉爾山脈,但卻沒有人從那次旅行中活着回來。他們是被雪崩殺死的?還是被當地人殺死的?或者他們遇到了超